移远通信(603236):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原标题:移远通信: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关于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信会师函字[2025]第ZF230号 上海证券交易所: 由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转来贵所于 2025年 6月 19日出具的《关于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上证上审(再融资)[2025]178号)(以下简称“问询函”)已收悉。对此,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申报会计师”或“我们”)作了认真研究,并根据问询函的要求,对问询函中涉及会计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逐项核查,相关事项回复如下: 我们对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 1月至 3月期间的财务报表未出具审计或审阅报告,因此对公司上述期间的财务信息不进行发表意见或结论。 以下所述的核查程序及实施核查程序的结果仅为协助公司回复贵所问询目的,不构成审计或审阅。 如无特别说明,本回复报告中的简称或名词的释义与《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中的含义相同。本回复报告部分表格中单项数据加总与合计数据可能存在微小差异,均系计算过程中的四舍五入所致。 本回复报告的字体代表以下含义:
问题 3、关于经营情况 根据申报材料,1)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423,024.65万元、1,386,117.51万元、1,859,405.59万元和 522,139.29万元,境外销售占比分别为54.10%、52.60%、52.28%和54.51%;2)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257.39万元、9,070.61万元、58,822.45万元和 21,189.42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158.65万元、566.91万元、53,218.05万元和 20,061.73万元;3)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50,171.18万元、103,684.26万元、72,375.51万元和-62,308.24万元;4)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客户与供应商存在重叠的情形。 请发行人说明:(1)结合境外销售相关国家、地区的贸易政策及变动情况,说明是否对发行人境外销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境外销售的可持续性,并充分提示相关风险;说明境外销售收入是否与海关、外汇等数据相匹配;(2)量化分析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波动的具体原因;(3)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存在较大差异的合理性,最近一期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的原因;(4)公司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存在重叠的具体情况、商业合理性,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请保荐机构及申报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 一、结合境外销售相关国家、地区的贸易政策及变动情况,说明是否对发行人境外销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境外销售的可持续性,并充分提示相关风险;说明境外销售收入是否与海关、外汇等数据相匹配;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母公司及境内子公司对外出口销售,二是由境外子公司直接销售给境外客户。 报告期内,公司境内外主体对应的境外销售收入情况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由上表可见,公司外销收入主要以境内公司对外销售为主。 (一)结合境外销售相关国家、地区的贸易政策及变动情况,说明是否对发行人境外销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境外销售的可持续性,并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1、主要境外销售相关国家、地区 (1)境内公司对外销售 境内公司对外销售的产品均在中国大陆生产。境内公司对外销售的主要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新加坡和德国等。报告期初至今,上述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大陆的贸易政策情况如下:
(2)境外子公司对外销售 公司境外子公司对外销售的主要销售的国家或地区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上述主要销售的国家和地区进口贸易政策相对宽松,不存在对公司境外销售具有重大不利影响的贸易政策。另一方面,公司在海外设立自有工厂,与全球多地的代工厂保持合作,能够根据主要销售区域贸易政策变化调整生产布局,规避对境外销售的不利影响。 2、美国 美国不属于公司主要境外销售国家,2024年度公司出口销往美国的销售金额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不足1%,占比较低。另一方面,近期中美贸易政策变动较大,具体如下:
综上所述,公司主要境外销售国家、地区的相关贸易政策保持稳定,对公司境外销售不存在重大不利影响,境外销售具有可持续性。公司已在募集说明书之“重大事项提示”之“一、重大风险提示/(二)经营风险/1、国际关系变动的相关风险”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二)境外销售收入是否与海关、外汇等数据相匹配; 1、海关数据与境外销售收入的匹配性 根据公司从电子口岸导出 2022年至 2025年一季度结关的出口报关单明细,公司境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与海关查询出口总额(折算为人民币)的匹配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由上表可见,剔除外销出口收入确认与报关出口数据存在时间性差异及内部交易的影响外,公司外销收入与报关出口数据的差异率较低,主要原因系汇率折算的差异、样品不计收入等,公司海关报关出口数据与境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金额具有匹配性。 2、外汇与境外销售收入的匹配性 根据报告期内与销售业务相关外汇收款银行流水,公司境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与折算为人民币后的外汇收款金额匹配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二、量化分析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波动的具体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利润表主要数据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3年,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减少47,591.74万元,主要原因系营业毛利减少18,864.71万元的同时,期间费用增加34,808.86万元。 1、受全球经济环境、市场景气度等因素影响,物联网行业下游需求复苏缓慢,根据ABI Research数据,2023年全球蜂窝模组出货量同比下降约5%。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9%,可比公司美格智能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88%,广和通剔除 2022年 11月合并锐凌无线影响营业收入也有所下滑;同时,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下降0.87%,原因系产品销售单价降幅(10.57%)高于单位成本降幅(9.61%)。二者综合导致营业毛利减少18,864.71万元; 2、公司在模组业务基础上,布局了一些新的业务和产品线,比如 ODM、软件服务平台、GNSS、天线等,新业务预期能给公司收入带来新的增长点,其在短期内需要较大研发投入,且回报周期较长,使得相关费用同比增加,拖累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由上表可见,在营业毛利下滑 6.70%的情况下,公司 2023年期间费用反而上升 15.54%,其中研发费用增加26,946.49万元,占期间费用增长额的77.41%,是期间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公司研发费用主要构成如下:
由上表可见,公司研发费用主要由研发人员薪酬构成,占研发费用比例约80%,2023年研发人员薪酬增长15,994.25万元,是研发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2023年之前,公司业务规模增长较快,因此公司招聘了较多研发员工,导致研发人员薪酬增长;此外,2023年研发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及研发直接投入合计增长7,010.32万元,上述原因共同导致2023年研发费用增长。 (二)2024年公司业绩增长原因 2024年,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加52,651.14万元,主要原因系营业毛利增加64,853.00万元的同时,期间费用仅增加6,333.43万元。 1、物联网市场需求整体呈现复苏态势,边缘计算、混合现实、大模型等技术与物联网加速融合。5GRedCap、AIoT等新技术驱动物联网模组长期渗透率提升,物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助力行业发展。根据Counterpoint数据,2024年,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出货量同比增长 10%。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473,288.08万元,同比增幅34.14%,可比公司美格智能同比增幅为36.98%,广和通同比增幅为23.34%(剔除2024年7月出售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影响),公司与可比公司作为行业内排名靠前的企业,营业收入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虽然公司毛利率由18.94%下降至17.61%,但营业毛利仍实现增长; 2、公司持续加强费用管控,尤其对研发立项管控更加严格,并对研发项目进行多轮筛选,强化项目投入产出比,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实时控制人员数量;并以精益思想贯穿研发、生产、管理等各环节,持续加强费用管控,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2024年在营业毛利上升 24.70%的情况下,公司期间费用仅上升 2.45%(其中研发费用增长6,442.28万元,同比上升 4.02%),因此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三)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增长原因 2025年一季度,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加 14,927.84万元,主要原因系营业毛利增加26,055.11万元的同时,期间费用增加10,019.82万元。 1、2025年一季度,物联网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根据Counterpoint数据,2025年一季度,全球蜂窝物联网模组出货量同比增长 16%。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26,715.67万元,同比增幅32.05%,可比公司美格智能同比增幅为73.57%,广和通剔除2024年7月出售锐凌无线车载前装业务影响营业收入也有所增长。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毛利率由16.93%上升至17.81%,共同导致营业毛利增长; 2、公司持续加强费用管控。2025年一季度,在营业毛利上升 38.93%的情况下,公司期间费用仅上升 16.56%(其中研发费用增长4,906.36万元,同比上升 12.90%),因此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三、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存在较大差异的合理性,最近一期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的原因;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差异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一)2022年差异原因分析 2022年度非付现项目金额为 39,485.85万元,其中各长期资产折旧与摊销金额共计 30,470.66万元。 2022年末,公司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增加,原因均系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相关科目余额对应增长。 (二)2023年差异原因分析 2023年度非付现项目金额为 42,888.59万元,其中各长期资产折旧与摊销金额共计 38,735.61万元。 2023年末,公司存货增幅较大,主要原因为公司为应对未来生产,加大原材料备料备货。公司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幅较大,主要原因系:(1)业绩规模增长带动采购规模上升;(2)公司增加了向部分贸易型供应商的采购,贸易型供应商给予公司较长账期;(3)与供应商的应付票据结算增加。 (三)2024年差异原因分析 2024年度非付现项目金额为 49,603.04万元,其中各长期资产折旧与摊销金额共计 38,641.69万元。 2024年末,公司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幅较大,主要原因系:(1)公司营业收入增加带动应收账款增长;(2)公司 2024年新开拓了境外战略大客户(如客户E、客户 F),2024年末前述两家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合计 48,532.76万元,占新增应收账款余额的 35.92%;公司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幅较大,主要原因系:(1)业绩规模增长带动采购规模上升;(2)公司进一步增加贸易型供应商的采购,贸易型供应商给予公司较长账期。 (四)2025年一季度差异及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原因分析 2025年一季度非付现项目金额为 11,891.37万元,其中各长期资产折旧与摊销金额共计 9,430.42万元。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货增幅较大,主要原因系公司2025年一季度订单增长较多,公司根据订单需求及采购价格预判进行备货,存货增加是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的主要原因。 四、公司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存在重叠的具体情况、商业合理性,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一)公司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存在重叠的具体情况、商业合理性 报告期内,除企业 A外,公司前五名客户供应商不存在重合情形。 企业 A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同时为公司客户供应商主要原因系交易主体不同。公司主要向企业 A子公司企业 B(系企业 A旗下面向国内市场的子公司)销售模组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向企业 B销售金额分别为 34,574.17万元、46,475.77万元、64,681.43万元、12,046.25万元,占公司向企业 A整体销售金额的 100.00%、100.00%、99.77%、90.27%。公司主要向母公司企业 A采购各类芯片,报告期内,公司向母公司企业 A采购金额分别为 92,353.54万元、117,272.29万元、140,632.70万元、40,963.84万元,占公司向其整体采购金额的 95.33%、92.26%、95.51%、92.33%。公司与不同交易主体收付款分开核算,销售、采购业务相互独立,相关业务具有真实的商业背景,客户供应商重叠具有合理性。 (二)公司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存在重叠情形符合行业惯例 经检索公开披露信息,同行业可比公司有方科技披露了客户供应商重合情形,具体如下: “Arrow Asia Pac Limited 及其关联方、大联大及其关联方、芯智国际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作为电子元器件知名经销商,其业务模式为按客户需求采购电子元器件和将客户的产品销售给下游客户。因此,公司通过 Arrow Asia Pac Limited 及其关联方、大联大及其关联方、芯智国际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销售与采购符合行业特征。” 公司主要客户/供应商企业 A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分销业务,且由集团内不同交易主体与公司分别进行采购和销售业务,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形一致,符合行业特征。 五、申报会计师核查程序和核查意见 (一)核查程序 针对上述事项,申报会计师执行的主要核查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1、通过查询商务部等公开信息,了解主要境外销售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相关贸易政策,并访谈公司了解相关贸易政策对公司境外销售的具体影响,分析是否对公司境外销售存在重大不利影响、境外销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相关风险是否已充分提示; 2、获取公司销售收入明细表,核查公司境内外销售明细等,核查公司各个销售主体对应的境外销售收入;获取中国电子口岸网站导出的公司海关出口数据,核查各期海关出口金额与公司境内子公司出口部分收入的匹配性;取得与销售业务相关外汇收款银行流水数据,核查各期外汇收汇金额与公司境内子公司出口部分收入的匹配性; 3、结合公司在报告期内的经营情况,分析公司报告期内业绩波动的合理性; 4、对公司报告期内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项目进行了检查和复核,并分析主要项目变动合理性,量化分析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差异较大的原因; 5、取得公司报告期内的客户、供应商清单,核查是否有客户与供应商重合的情形;针对重叠名单,通过企查查等渠道查询主要重叠客户、供应商的工商资料,并了解报告期内客户供应商重叠的交易背景、合理性、定价模式、收入确认方法等;查询同行业可比公司年度报告、招股说明书等,了解是否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叠情况,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二)核查意见 经核查,申报会计师认为: 1、境外销售相关国家、地区的贸易政策及变动情况对公司境外销售未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境外销售具有可持续性,公司已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2、报告期内公司所属的境内公司境外销售收入与海关、外汇等数据相匹配; 3、报告期内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波动具有合理原因;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差异具有合理原因;最近一期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负的原因系公司备货导致存货增幅较大,具有合理性; 4、报告期内公司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叠的情况,主要系双方基于各自业务不同需求发生业务往来,具有真实的商业背景和合理性,符合行业惯例。 问题 4、关于主要资产 根据申报材料,1)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 209,855.42万元、168,723.66万元、303,845.70万元和 288,812.81万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2)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余额分别为 309,946.99万元、362,560.92万元、335,047.55万元和 467,402.05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 2.77%、2.82%、2.70%和 2.25%;3)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15,351.63万元、23,853.37万元、28,508.34万元和 28,402.96万元;4)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流动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 26,270.22万元、41,720.20万元、73,556.33万元和 56,870.01万元。 请发行人说明:(1)应收账款规模波动较大的原因,2024年度应收账款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应收账款主要客户情况、应收账款账龄、逾期及期后回款情况等,说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合理性;(2)结合存货主要内容、生产销售周期等,说明存货规模较大的原因,是否与生产销售周期相匹配;结合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存货库龄、期后结转情况、相关原材料及商品价格变动趋势、同行业可比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等情况,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3)结合其他应收款主要对象情况、形成原因及商业合理性等,说明相关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是否存在关联方资金占用;(4)公司其他流动资产的具体情况、形成原因及商业合理性,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回收风险。 请保荐机构及申报会计师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请发行人律师对问题(4)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 公司回复: 一、应收账款规模波动较大的原因,2024年度应收账款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结合应收账款主要客户情况、应收账款账龄、逾期及期后回款情况等,说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合理性; (一)应收账款规模波动较大的原因,2024年度应收账款大幅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 报告期内,公司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与营业收入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公司各报告期末应收账款总体变动趋势与营业收入变动趋势相符。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增幅较大主要原因系公司当年新开拓了境外战略大客户客户 E、客户 F。客户E账期较长的原因系受当地贸易政策影响,公司需通过客户 E进行销售,客户 E在收到其终端客户货款后向公司支付;客户 F账期为电汇90天。 上述客户属于公司账期较长的客户,2024年末前述两家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合计48,532.76万元,占新增应收账款余额的 35.92%。 (二)结合应收账款主要客户情况、应收账款账龄、逾期及期后回款情况等,说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合理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及坏账准备计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单位:%
1、应收账款主要客户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情况如下: (1)2025年一季度末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情况 单位:万元
(2)2024年末应收账款前五名客户情况 单位:万元
单位:万元
单位:万元
2、应收账款账龄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按账龄分布如下: (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