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龙:高盛上调未来12个月MSCI中国指数目标 积极看多中国资产
从经济转型角度看,以人形机器人、物联网、算力、芯片、半导体为代表的前沿方向科技创新迎来发展机会。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在京召开,提到制定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助力扩大消费行动方案,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完善人形机器人、物联网、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这是反内卷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产能过剩较严重的行业回暖,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较为受益,因为上市公司通常是行业内技术领先、具有较大优势的企业,反内卷有利于这些公司业绩回升。 今年全年,科技牛行情特点突出,从人形机器人到算力算法,从创新药到具身智能,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高盛近期全球路演反馈显示,投资者对中资股的兴趣已攀升至近年高位,主要得益于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多元化投资需求、人民币升值潜力、人工智能模型和AI应用的涌现、中资股估值较全球主要股市大幅折让等,这些都是全球投资者看多中国资产的原因。近期中国股市突破震荡区间,MSCI中国指数与沪深300指数分别创下近三年新高和年内高点,这也得益于上半年GDP数据超预期、部分行业反内卷、港股IPO市场复苏等。年初至今,MSCI中国指数已上涨超过20%,体现出较强的赚钱效应。 此外,人工智能产业再迎政策支持。7月28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相关措施中提到,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发放6亿元算力券,加强算力调度平台建设,体系化支持企业研发和应用大模型,加快大模型生态空间聚集,对租用智能算力的主体,市级给予最高30%的租金补贴;同时扩大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发放3亿元模型券。这一系列举措对提振算力、AI等板块的表现大有裨益。 工信部提出完善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政策,启动促进工业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行动,实施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充分发挥工业大省引领作用,这些举措对提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板块的表现有很大助力。工信部还提出巩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综合整治成效,加强光伏等重点行业治理,以标准提升倒逼落后产能退出。光伏已成为反内卷的代表性行业,近期在整治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背景下,产业链价格端已取得初步成效,硅料、硅片、电池已成功顺价,后续需重点关注组件端顺价情况。政策发力或技术迭代有望加速供给出清,为产能过剩的行业和板块带来估值提升机会,推动这些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回升。 当前资本市场已逐步走出回升态势,坚守价值投资理念,布局业绩优良的好公司或好基金来抓住机会,是较为合适的投资策略。 在此层面上,《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于7月28日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三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三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此次方案的补贴对象分为两类群体:一是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三周岁的婴幼儿,对应2022年-2024年的2812万出生人口,补贴规模共计854亿元;二是2025年1月1日之后出生的婴儿,对应2025年预计960万左右的新出生人口,按每孩每年3600元的补贴标准,规模约为347亿元。因此,今年将发放的育儿补贴规模约为1200亿元。此次方案体现出“保基本,地方做增量”的政策思路。由主导的育儿补贴,一孩、二孩、三孩均可领取,地方可根据财力适当提标,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预计育儿补贴和地方整体按照九比一的比例共担,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制度安排,其资金来源为财政第一本账资金即一般公共预算,不适用于发行特别国债。发放育儿补贴主要是为了提升人口出生率,这对未来经济增长,特别是消费增长是重要利好。当然,各地需根据自身财力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才能产生实际效果。提供的基础性补贴金额,对提振出生率的作用尚不明显,地方若能进一步提升补贴标准,可能会产生更显著的效果。育儿补贴本质上是增加居民部门的转移性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也是提升生育率的政策信号。鼓励生育成为当前的政策取向,未来不排除出台更多鼓励生育的政策,育儿补贴对奶制品、婴幼儿用品、中小学教育等行业板块形成利好影响。 .杨.德.龙.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