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思维列控(603508):思维列控:2025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5年08月06日 10:06:12 中财网

原标题:思维列控:思维列控:2025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3508 公司简称:思维列控






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李欣、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孙坤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何旭静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时的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股利2.10元(含税),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为381,274,377股,以此计算拟派发现金股利800,676,191.70元(含税)。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金额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其他披露事项”之“(一)可能面对的风险”中已经详细描述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敬请投资者关注并注意投资风险。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环境和社会 ....................................................................................................... 32
第五节 重要事项 ............................................................................................................................... 33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42
第七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4
第八节 财务报告 ............................................................................................................................... 45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责任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 的原稿
 载有董事长签名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以上备查文件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思维列控、河南思维、 本公司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思维股份上市公司母公司
蓝信科技河南蓝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蓝信软件河南蓝信软件有限公司,蓝信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蓝信汇智北京蓝信汇智科技有限公司,蓝信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思维信息河南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子公司
思维鑫科北京思维鑫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公司控股子公司
思维精工河南思维精工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思维精信郑州思维精信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思维研究院河南思维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思科管理公司郑州思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泰通科技南京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参股公司
远望谷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博瑞空间北京博瑞空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公司参股公司
思维博瑞北京思维博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思维研究院控股子公司
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局
国铁集团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铁科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纵横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全资子公司
中国通号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国通号,证券代 码:688009.SH)
时代电气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时代电气,证券代 码:688187.SH)
运达科技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运达科技,证券代码: 300440)
和利时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征原武汉征原电气有限公司
蓝天多维北京蓝天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株洲太昌株洲太昌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TCS英文 ChineseTrainControlSystem的缩写,译为:中国列车运行控 制系统,CTCS共划分为 CTCS-0~CTCS-4共 5个级别
LKJ/LKJ系统由 LKJ设备、LKJ相关设备、LKJ辅助设备、LKJ测试设备、LKJ 衍生设备以及与上述设备相配套的软件、LKJ相关的地面管理及 信息化软件组成的系统
ATP/ATP系统在中国铁路系统,ATP系统特指目前在动车组上使用的 CTCS-2 级、CTCS-3级列控系统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列控系统由车载设备、地面设备、地车信息传输设备等组成的用于保证列 车运行安全的自动控制系统
LKJ2000装置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我国机车全部安装该设备,承担 时速等级 160km/h及以下线路列车控制功能;部分动车组也安装 该设备,并承担 CTCS-2级列控系统的记录和备用功能
LKJ-15S系统LKJ-15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是 LKJ2000型列控系统的升级产品
LAIS/LMD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系统的简称,是 LKJ系统的组成部分
TAX装置机车安全信息综合监测装置的简称,是 LKJ系统的组成部分
6A系统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系统由 6A音视频显示终端、中央处理平 台及 6A子系统组成
CMD系统我国研制的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系统由车载子系统、数据 传输子系统和地面综合应用子系统组成
ATP/ATP系统在中国铁路系统,ATP系统特指目前在动车组上使用的 CTCS-2 级、CTCS-3级列控系统
STO机车智能驾驶系统
DMS系统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指用于动车组行车过程中监测列控系统 的自动化系统,为 ATP车载设备的组成部分
DMS系统车载设备即 DMS的车载信息采集装置
JRU动车组上安装的事件记录设备,俗称高速列车的黑匣子
HMVP安装在动车组司机室的移动视频平台
EOAS系统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是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的衍生 产品
EOAS系统车载设备即 EOAS的车载信息采集装置
应答器一种连接轨旁单元向车载子系统发送报文信息的传输设备
有源应答器一种向列控车载设备提供可靠的可变信息的传输设备
BTM应答器报文传输装置,也称作应答器接收单元,由 BTM天线和主 机组成,主要功能为读取应答器报文并传输给报文需求方的一套 设备
LSP系统本务机车调车防护系统,包括调车防护系统主机、北斗差分基站、 车站管控系统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思维列控
公司的外文名称HenanThinkerAutomaticEquipment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欣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骆开尚孙巧
联系地址郑州市高新区雪梅街39号郑州市高新区雪梅街39号
电话0371-606716780371-60671678
传真0371-606715290371-60671529
电子信箱swir@hnthinker.comswir@hnthinker.com

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郑州市高新区雪梅街39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注册地址未发生变更
公司办公地址郑州市高新区雪梅街39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450001
公司网址www.hnthinker.com
电子信箱swir@hnthinker.com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不涉及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不涉及

五、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思维列控603508/

六、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689,189,817.33558,713,932.7123.35
利润总额362,744,115.74233,901,522.1455.0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547,860.32189,998,872.5159.7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301,894,619.00192,910,026.9856.5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1,284,734.50121,694,983.98213.31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 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553,711,115.754,701,316,120.39-3.14
总资产4,950,444,787.315,245,982,846.09-5.63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800.5060.0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800.5060.0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0.790.5154.9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254.13增加2.12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6.224.19增加2.03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3.35%,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订单增加,同时项目验收结算增多,收入同比增长。

2、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55.08%,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高毛利的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收到的增值税退税增加,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减少所致。

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59.76%,主要原因:同利润总额变动。

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56.50%,主要原因:同上。

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 213.31%,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加大销售回款力度,本期销售回款增加。

6、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 60.00%,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基本每股收益相应增加。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864,260.47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 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 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1,743,350.93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 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89,728.82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824,337.89 
债务重组损益-15,900.0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105,890.01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353,438.10 
减:所得税影响额180,811.65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11,294.65 
合计1,653,241.32 

对公司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且金额重大的,以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项目涉及金额原因
增值税即征即退及加计29,663,484.71符合国家政策且具有可持续性
合计29,663,484.71 

十、 存在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可选择披露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 □适用 √不适用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政策及发展规划
1、行业主管部门
本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负责起草铁路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参与研究铁路发展规划、政策和体制改革工作,组织拟订铁路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负责铁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工作;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负责国家铁路客货运输经营管理,负责拟订铁路投资建设计划,提出国家铁路网建设和筹资方案建议等工作。

2、主要行业政策
公司在铁路行车安全领域所进行的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市场推广等经营活动,严格遵循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本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颁布机构
国家铁路局
国家铁路局
国家铁路局
国家铁路局
交通运输部
国家铁路局
交通运输部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国铁路总公司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国铁路总公司
中国铁路总公司
中国铁路总公司
国家铁路局
国务院

3、本行业有关的发展规划

颁布机构
民航局、国铁集团
国家铁路局
国家铁路局
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 政局、国铁集团
国家铁路局、国家发展改 革委、生态环境部、交通 运输部、国铁集团
国家铁路局
交通运输部
国铁集团
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
国铁集团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铁路局
国家铁路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国铁集团
国务院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 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
铁道部

4、行业发展趋势
(1)“十四五”期间铁路投资持续保持高位。

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铁路投资在稳定经济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推动了区域发展和绿色转型,为国家长远发展提供了支撑。“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99万亿元,年均投资 7980亿元。国铁集团表示,“十四五”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与“十三五”总体相当,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十四五”前四年,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达到 7747亿元。 国铁集团领导干部会议指出,要高质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筑牢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的发 展基础。着眼更好发挥铁路投资拉动作用,坚决完成投资投产任务,落实建设为运营服务理念, 提升建造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控,持续提升路网规模和质量,加快建设发达完 善的现代化铁路网。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59亿元,同比增长 5.5%,预 计下半年,铁路投资增幅将继续加快,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数据来源:历年《铁道统计公报》 根据《“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到 2025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 16.5万公里以上, 其中高铁 5万公里左右,覆盖 95%以上的 50万人口以上城市,更好满足人们美好出行需要。截止 到 2024年末,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已达到 16.2万公里,其中高铁 4.8万公里。国铁集团发布的数据 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59亿元,累计投产新线 301公里,2025年 国铁集团计划将投产新线 2600公里以上。 (2)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数智化将引领铁路高质量发展。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可能引发交通产业变革的前瞻性技术研究,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明确,“十四五”时期,通过加大 5G通信网络、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丰富应用场景,延伸产业链条,统筹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专网建设,构建泛在先进、安全高效的现代铁路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打造中国铁路多活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平台,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和共享应用水平。强化铁路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铁路深度融合赋能赋智为牵引,推进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造现代智慧铁路系统。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可能引发交通产业变革,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近期,国铁集团表示,要全面推进科技赋能,强化建设世界一流铁路企业的科技支撑。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国铁集团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作用,优化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进企业数智化转型,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加快发展铁路新质生产力。

(3)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客货运需求增长有助于设备采购需求提升。

坚决确保铁路安全持续稳定,是铁路企业的底线和红线。国铁集团表示,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实预防为主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应急处置,全面提升安全治理能力,坚决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

国铁集团在年初工作会议中表示,2025年将深化铁路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运输服务保障水平,充分发挥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并将加快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铁路运营质量和效益。客运方面,将推广高铁票价动态调整机制,拓展“旅游列车+服务”,助力发展旅游经济、银发经济;货运方面,铁路部门深入落实党中央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 “公转铁”,加大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力度;实施货运调结构、促改革,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发展多式联运 “一单制”,提升服务品质与效率,发挥主力军作用。

2025年上半年,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 22.36亿人次,同比增长 6.7%,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 25.58亿吨,同比增长 1.8%,铁路客货运输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铁路客货运需求的持续增长,有助于提升铁路系统客户的盈利能力,有助于提升铁路专用设备的采购和更新需求。

(4)铁路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

“十四五”期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加快落实,同时铁路系统明确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匹配的经营策略,强调要进一步释放铁路改革、设备修程改革、市场化经营、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红利,推动中国铁路高质量发展。在现代化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中,国家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都将加快实现由高投资向高效、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发展智能、智慧技术和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轨道交通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主要抓手。

(二)公司的主要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两大领域,主要包括列车运行控制、铁路安全防护、高速铁路运行监测与信息管理三大业务。具体业务及产品构成如下:
核心功能
自动控制列车运 行,保证行车安全
列车及车载设备、 铁路作业人/车/物 安全防护
对列车运行状态、 车载设备运行状 态、铁路线路环境 等铁路安全信息实 时状态监测

在普速铁路领域,公司主营业务为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研发、升级、产业化及技术支持,向客户提供适用于我国铁路复杂运营条件和高负荷运输特点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行车安全监测系统、LKJ安全管理及信息化系统等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形成列车运行控制、铁路安全防护两大核心业务体系。主要产品包括 LKJ2000、TAX装置、LAIS/LMD系统、6A、CMD系统、LSP系统等。

在高速铁路领域,公司主要从事动车组列控动态监测系统及衍生产品的研发、集成、销售与技术支持,具体由蓝信科技负责,主要产品包括列控设备动态监测系统(DMS系统)、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系统)、高铁事件记录设备(JUR)、高铁列控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TDIS平台)、信号动态检测系统(TJDX)等。

(三)公司所处行业情况说明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本公司属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C37),主要产品面向国家铁路行车安全领域。铁路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先行领域,而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为满足铁路运营安全管理的需要,历经数十年的发展,铁路行车安全系统已经成为保障铁路运营安全、高效的必要手段,持续支撑科技强国、交通强国建设,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

1、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业务

制系统是铁路行 已经进入了规 )技术规范总 自动停车装置 开展应用 80年代 段 车运行控制系统 台机车和 1,500 要有本公司、时 家。相关情况如车安全系统的核心。我国列车 范发展阶段。自 2003年我国出 (暂行)》以来,各列控系统 我国自主研发的LKJ系列列控系统 应运而生,确立了在我国列车运行 车载安全控制系统的重要地位 LKJ2000 JK-2H、LKJ-93 全路推广 全路推广 90年代 21世纪 初步发展阶段 逐步成熟阶段 主要分为 LKJ系统和 ATP系统 余列动车组上,LKJ存量市场 电气和交大思诺 3家;ATP系 下:
  
  
  
  
  
  
80年代以前 80年代 90年代 21世纪以来
起步阶段 初步发展阶段 逐步成熟阶段 规范发展阶段

我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主要分为 LKJ系统和 ATP系统两大类。截至 2024年末,LKJ系统应用于 2.25万台机车和 1,500余列动车组上,LKJ存量市场约 3.4万套。当前,我国 LKJ系统的合格供应商主要有本公司、时代电气交大思诺 3家;ATP系统应用于我国 4,000余列动车组,主要供应商有 4家。相关情况如下:

应用领域安装位置 
LKJ2000/LKJ-15时速 250km/h 以下区段所有机车、时速 250km/h以下级别 动车组
CTCS-2时速 200km/h、 300km/h 等级区段(以客 运专线为主)所有动车组
CTCS-3  
   
LKJ系统与 ATP系统的应用领域存在明显差异,与 ATP系统不存在竞争关系。LKJ系统主要应用于我国全部机车和普速动车组(时速不超过 250km/h),ATP系统主要应用于高速动车组和普速动车组。目前,LKJ系统仍是国家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主流装备,市场存量约 3.4万套。目前,公司 LKJ系统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 48%。

我国铁路网以普速铁路为主,LKJ系统将持续占据我国列控系统的主流地位。截至 2024年 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16.2万公里,其中普速铁路 11.4万公里,占比约 70.37%。根据《新时代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 2035年,我国路网规模达到 2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 7万公 里。因此,未来十年,我国铁路网仍将以普速铁路为主,LKJ系统仍将占据我国列控系统的主流 地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 LKJ列控系统仍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LKJ系统持续升级完善,助力中国铁路安全发展。公司坚持研发一代、推广一代、储备 一代的研发思路,始终坚持走自主研发路线,先后研制了 4代列控系统,并成功开发了列车智能 辅助驾驶系统(STO),加快推进新型全国产化列控系统研发,持续推动列控技术进步。目前,公 司第三代列控系统 LKJ2000仍是列控系统的主流装备,第四代 LKJ列控系统 LKJ-15S已开始有 序推广,公司 STO系统已在国家能源集团及部分港口推广应用。
目前,列控系统相关车载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十年左右。随着既有列控产品 LKJ2000使用年限增长,各铁路用户投入运用的 LKJ2000产品已普遍进入更新周期。2023年以来,公司 LKJ系统的更新及技术升级需求保持增长趋势。

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客户和大众对行车安全的需求持续提升,公司相继推出技术 含量高、质量稳定的行车安全产品,不断推进现有产品的迭代升级,持续提升铁路安全保障能力。 以 LKJ列控为核心,公司研发了丰富的行车安全产品,涉及机车车载终端、地面设备及软件、大 数据分析等,产品服务于铁路电务、机务、工务、供电等多个业务部门。 公司铁路安全防护产品主要有:6A车载音视频显示终端、CMD系统、调车安全防护系统(LSP 系统)等。公司 6A车载音视频显示终端、CMD系统、LSP系统在市场占有率、技术标准、品牌 推广方面均占据领先优势。其中,6A产品、CMD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均在 30%左右,LSP系统的 市场占有率超过 60%。 公司 LKJ列控系统、6A、CMD系统、调车安全防护系统等产品作为重要的行车安全装备, 构成了紧密的车载生态,相关系统形成的大量的行车数据成为我国机车信息化的重要数据源。 3、高铁列车运行监测与信息管理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蓝信科技是我国高铁车载安全监测产品的核心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动车组 列控动态监测系统(DMS系统)、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系统)、高速铁路列控 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其中 DMS系统、EOAS系统车载设备是我国动车组的标准配置。 我国高速铁路因其行车安全性高、速度快、舒适性好等特点,成为引领铁路行业迅猛发展的轨道交通之一。高铁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的重中之重,因此,铁路主管部门对涉及运输安全监测产品设置较高的产品准入门槛。整体而言,我国铁路行业准入门槛高,具备资质和实力的企业相对较少。在该细分领域,公司市场格局持续领先。

高铁是我国铁路旅客运输的主力,2024年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呈现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59亿元,同比增长 5.5%,全国累计投产新线 301公里,到 2025年年底,预计高铁营业里程将达 5万公里以上。根据国铁集团发布的《2024年统计公报》,截至 2024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 16.2万公里,其中高铁 4.8万公里,高铁里程占比 29.63%。《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指出,到 2035年全国铁路网规模达到 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 7万公里左右。未来,我国将进一步构建现代高效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以高速铁路主通道为骨架、区域性高速铁路衔接延伸的发达高速铁路网,构建快速综合交通网的主骨架。

数据来源:历年铁道统计公报 根据《CTCS-2/3级列控车载设备维护管理办法》《动车组司机操控信息分析系统(EOAS) 运用维护管理规则》等规定,DMS系统、EOAS系统等监测系统的更新换代周期通常为 10年。 伴随中国高铁飞速发展,我国动车组保有量快速增长。动车组保有量从 2008年末的 176列增加至 2024年末的 4806标准组,近十年来平均每年新增动车组超 300标准组。目前,我国动车组 DMS 系统、EOAS系统已逐步达到更新年限,产品更新或升级换型需求有待释放。 数据来源:历年铁道统计公报
公司在高铁业务领域的主要产品如下:


产品架构主要功能
 主要用于线路巡检,具 备轨道电路、补偿电 容、应答器报文及参 数、牵引回流动态检测 和机车信号无线传输、 视频检测等功能,供检 测人员分析处理问题, 确保地面信号设备工 作正常。
 由车载设备和地面设 备组成。其中,车载设 备负责动车组列控系 统车载设备运行状态 信息、地面应答器信 息、无线闭塞中心 (RBC)报文信息和轨 道电路信息等的实时 采集与传输;地面设备 由数据中心和用户终 端两部分组成,负责车 载监测数据的接收、存 储及分析处理,多元化 的数据展现。
 完成列控车载设备信 息、车辆信息、列车无 线调度通信信息、司机 室音视频信息和线路 视频信息的综合采集、 记录和关键信息无线 传输,实现列车实时跟 踪和智能化综合分析, 以加强动车组司机管 理、规范司机操控行 为。
 实时采集动车组运行 过程中的线路视频、位 置、运行速度等信息, 传输至地面云视频中 心进行视频分析,为工 电部门提供对线路工 况、沿线环境、设备设 施状态等关键因素进 行自动巡查、分析的技 术手段。
 向 ATP、LKJ等列控设 备提供临时限速、进路 信息、线路允许速度、 闭塞分区长度、定位信 息、过分相等点式信 息,保障列车安全运 行。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重要非主营业务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5年上半年,我国铁路行业持续复苏,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559亿元,同比增长5.5%;客户对相关设备系统的采购、更新需求逐步增长;同时,铁路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生产经营稳中求进,经营业绩再创新高
公司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稳中求进,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再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9亿元,同比增长 23.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4亿元,同比增长59.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56.50%。

截至 2025年半年度末,公司总资产 49.50亿元,净资产 46.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45.54亿元,负债总额 2.6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5.39%,无有息负债。

(二)高铁安防业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铁路安防、高铁运行监测业务均实现了快速增长,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领先。其中铁路安防业务实现收入 1.90亿元,同比增长 39.10%。高铁运行监测业务实现收入 2.02亿元,同比增长 153.19%。在列控系统业务方面,受上半年客户对 LKJ系统招标延后及项目验收结算进度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列控系统实现收入 2.82亿元,同比下降 14.52%,预计下半年将实现增长。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推广,落实降本增效措施,推进产品国产化、标准化、平台化,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稳中有升达到 65.91%,同比增加 3.08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 7,028.08万元,同比增长 9.47%。公司坚定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产品研发融合,以技术创新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下一代全国产化列控系统、列车智能驾驶系统(STO)、安全计算机平台、统型 CMD系统、高铁机务智能评价系统、视频智能识别、智慧巡检系统、车载集中监测等项目开展。其中,公司 STO系统上半年通过国铁集团试验课题验证,得到用户的一致肯定,为 STO系统的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50项,专利 6项,其中发明专利 3项,实用新型专利 2项,外观专利 1项,有力支撑了公司创新发展。

(四)聚焦铁路新质生产力升级,加快新产品研发推广
报告期内,公司助力铁路用户加快铁路新质生产力升级,以调防系统(LSP系统)、LKJ远程无线换装系统、北斗卫星定位与校时系统、车辆智能防溜系统、国产化高铁 JRU、高铁移动视频(HMVP)等为代表的新产品在报告期内持续扩大推广。调防系统持续扩展车站管控、行车导引等功能,持续提升市场空间;LKJ远程无线换装系统加装有力推进,大幅提升铁路客户管理效能;北斗相关应用批量升级改造,提升产品和国产化水平和安全性;国产化高铁 JRU加速替代,基于安全平台的 HMVP产品全面稳定运行,得到用户好评。相关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在为铁路用户提供技术和管理赋能的同时,为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持续提高分红比例,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
公司高度注重股东回报,在努力提升经营业绩的同时,合理提高分红率,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公司自上市以来,连续十年实施现金分红,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报告期内,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公司 2024~2026年分红规划(修订稿)》,明确持续提升投资者回报,将每年现金分红比例由不低于 40%提升至 60%以上,同时明确原则上公司每年进行中期利润分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公司可以按季度实施利润分配。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将年度现金分红比例由 2023年 70%提升至 2024年度的 100%。2024年度累计分红 5.48亿元,占公司 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 100.00%。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升级及产业化,在技术积累、人才团队、整体解决方案、产品质量、技术支持体系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良好的市场声誉、优异的品质、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稳定的客户群推动公司进入良性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轨道。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市场推广策划,促进各项管理措施落地,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优势
公司致力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升级、产业化。在近三十年的实际应用、推广、完善历程中,通过长期对我国铁路技术装备、行车组织状况、运营管理模式的摸索和对未来发展的前瞻分析,公司掌握了包括 LKJ车载数据、控制模式、运行数据记录等在内的核心技术,在列车运行控制、列车安全监测、铁路安全管理与信息化领域形成了多项具备前瞻性的技术储备和较为丰富的产品种类,并促进我国铁路系统构建了以 LKJ系统为核心的行车安全应用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铁路运营基本国情的列车运行安全保障系统,为保障历次铁路大提速和中国铁路发展做出了贡献。

持续保持营业收入的 10%以上研发投入,推进我国列车运行控制技术的升级与进步,有力保障公司处于行业技术优势地位。2023年、2024年和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 13,953万元、15,353万元、7,028万元,保持增长趋势。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主导或参与 5项产品技术条件、6项行业标准以及 8项技术规章制定,拥有专利 445项(其中发明专利 124项,实用新型专利 252项,外观专利 6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002项。较强的专业积累和持续增加的科研投入确保了公司核心产品、技术发展的稳定性、延续性,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50项,专利 6项(其中发明专利 3项,实用新型专利 2项,外观专利 1项)。

(二)人才优势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列车运行控制及运用管理信息化领域,铁路行车安全装备与整个铁路运输安全息息相关,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事关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核心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而且必须对中国铁路发展、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列车运行安全需求有着深入的理解。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培养出对中国铁路安全事业拥有深刻认识和执着信念的人才团队。

截至 2025年 6月 30日,公司总人数 1115人,其中技术人员 722人,占比约 65%;其中研发人员 369人,占比约 33.09%。公司核心人员在各自专业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中国铁路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业务整体规划和布局方面具备前瞻性,能够准确把握市场机遇并有效、迅速付诸实施。

(三)以列控为核心的行车安全产品体系
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公司 LKJ系统已成为我国车载列车运行安全控制的核心装备。同时,公司多次参与国铁集团车载信息化项目的研发,先后研制了 6A车载音视频显示终端、CMD系统车载子系统、LSP系统等产品。

公司 LKJ2000、6A、CMD系统均为铁路机车的标准配置。以 LKJ系统为基础,公司主要产品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协同效应,持续巩固了 LKJ列控系统在机车信息化的中枢地位,并构建了丰富的机车车载生态环境,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巩固了公司在铁路行业的优势地位。

目前,公司形成了多功能、多种类的产品体系和专业化、综合化的行车安全保障产品提供能力,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同时满足客户对列车运行安全控制、机车状态监测、行车安全管理及信息化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四)高铁安全监测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核心地位优势
公司子公司蓝信科技是我国动车组 DMS系统、EOAS系统等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凭借产品的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蓝信科技 DMS系统、EOAS系统已基本覆盖我国全部动车组,并形成覆盖全部动车组的车载设备及覆盖国铁集团地面数据中心、18个铁路局地面数据中心的车地数据传输架构体系。

2006年以来,蓝信科技便专注于动车组列控动态监测系统及衍生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蓝信科技深耕高铁行车安全系统领域近二十年,掌握了动车组列车控制系统设备状态数据的源头和车地传输通道资源。经过多年的研发攻关与技术应用,蓝信科技已围绕核心业务构筑起坚固的竞争壁垒,成为中国高铁列控设备动态监测专项技术的持有者、标准制定的参与者以及列控监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在我国铁路行车安全系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凭借产品先发优势和长期的应用实践,蓝信科技构建了覆盖国铁集团的地面数据中心,形成体系化的产品应用,构建了完善的高铁设备监测生态链。

目前,蓝信科技的 DMS系统、EOAS系统已成为我国动车组的标准配置,成为我国高铁车载安全监测设备的核心供应商。

(五)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支持体系
通过多年来对我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推广的经验总结以及对我国铁路行车组织状况的深入理解,公司逐步构建起了以主动服务我国铁路运输安全需求为核心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支持体系。公司在为铁路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的同时,能够及时响应我国铁路运输安全控制的需求,使产品始终与市场需求相契合,保证产品及时有效地适应我国线路设施或运输组织条件调整的需求,有力的保障了我国铁路安全持续、快速发展。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689,189,817.33558,713,932.7123.35
营业成本234,958,701.26207,687,640.0813.13
销售费用29,039,380.4831,300,898.22-7.23
管理费用46,163,029.3245,183,917.782.17
财务费用-21,381,504.02-21,132,193.66不适用
研发费用70,280,816.0564,202,718.549.4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1,284,734.50121,694,983.98213.31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3,119,487.8127,676,812.33272.58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3,060,716.70-317,167,521.68不适用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订单增加,项目验收增多,收入同比增长。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的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营业成本同比增幅低于营业收入。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销售产品运费和产品保修费同比减少。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管理费用同比变动 2.17%,变动较小。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财务费用变动较小。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同比变动 9.47%,主要为新产品设计费、中试及检验费用增加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加大销售回款力度,销售回款同比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因公司 2024年度分红金额较大,同时考虑到后续现金分红等资金需求,报告期内公司购买的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到期后不再购买,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支出增加。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项目名称本期期末数本期期末 数占总资 产的比例 (%)上年期末数上年期末数 占总资产的 比例(%)本期期末金 额较上年期 末变动比例 (%)情况说明
交易性金融资 产130,000,000.002.63--不适用注(1)
应收款项融资27,814,025.440.5675,970,483.631.45-63.39注(2)
其他流动资产14,112,635.880.294,479,348.720.09215.06注(3)
短期借款--16,841,363.750.32-100.00注(4)
应付票据3,759,130.340.0827,775,778.010.53-86.47注(5)
合同负债32,043,043.020.6522,213,086.680.4244.25注(6)
应付职工薪酬23,223,070.320.4777,578,585.171.48-70.07注(7)
应交税费38,580,046.380.78108,876,547.542.08-64.57注(8)
其他流动负债11,723,647.480.24913,810.500.021,182.94注(9)
专项储备2,978,162.790.061,368,759.980.03117.58注(10)
其他说明
注(1)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主要原因:本报告期末持有结构性存款,上年末无。

注(2)应收款项融资变动主要原因:期末公司持有用于背书转让的票据减少。

注(3)其他流动资产变动主要原因:主要系本报告期末留抵进项税额增加所致。

注(4)短期借款变动主要原因:本报告期末无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贴现。

注(5)应付票据变动主要原因:报告期末尚未到期解付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

注(6)合同负债变动主要原因:主要为本报告期内预收的销售款项增加。

注(7)应付职工薪酬变动主要原因:上年末计提的奖金发放。

注(8)应交税费:主要系本报告期末公司应交增值税、所得税减少所致。

注(9)其他流动负债:主要系本报告期公司已背书未到期票据增加所致。

注(10)专项储备:主要系本报告期末公司计提与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净额变动所致。


2、 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金额备注
货币资金12,897,435.14履约保证金
合计12,897,435.14 


4、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投资状况分析
1、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无新增的对外股权投资。

(1).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2).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资产类别期初数本期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计入权益的累计 公允价值变动本期计提 的减值本期购买金额本期出售/赎回 金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应收款项融资75,970,483.63     -48,156,458.1927,814,025.44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3,611,304.76      3,611,304.76
交易性金融资产    570,000,000.00440,000,000.00 130,000,000.00
合计79,581,788.39   570,000,000.00440,000,000.00-48,156,458.19161,425,330.20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证券投资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私募基金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适用 √不适用

(六)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 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公司名称公司类型主要业务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
河南蓝信 科技有限 责任公司子公司计算机软、硬件、电子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 以及相关产品、技术的进出口;测绘服务;地理信 息系统技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高新科技产品 运用技术咨询服务,房屋租赁。6,521.74151,827.25142,737.6834,474.521,523.5618,572.37
河南思维 信息技术 有限公司子公司生产、销售工业微机化设备,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 ,工业控制机模块;销售微机,电子仪器,电子器 件;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设计及信息技术服务、技术 咨询。1,333.3340,094.1334,984.97,880.941,803.481,583.01
北京思维 鑫科信息 技术有限 公司子公司生产工业微机化设备、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及工业 控制机模块;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软 件开发;销售自产产品、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 、仪器仪表、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80018,822.117,507.413,481.351,328.471,159.82

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无。


(七)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