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IPO困局 SHEIN总部拟迁回?
近日,关于快时尚巨头SHEIN正考虑将新加坡总部迁回中国的消息持续发酵。业内普遍认为,总部迁回是为其回港上市铺路,旨在打破其上市屡屡碰壁的困境。这不仅令人关注SHEIN自身的发展方向,其巨额税收的归属也成为业内讨论的焦点。 一方面,在过去全球扩张的过程中,SHEIN试图建立起其“全球化企业 ”的 品 牌 形 象 ,若SHEIN将总部迁回,或与之有所冲突,将令市场对其战略方向的稳定性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在获得了当前总部所在地的政策优惠支持后,若将总部搬走,SHEIN的企业信誉,以及如何平衡两方的市场与监管关系,也面临着不小的考验。 A 迁回总部或为突围IPO困境 近年来,SHEIN在全球扩张过程中,曾尝试过在纽约和伦敦上市,但屡屡碰壁。而总部回迁,也被认为是其打破IPO困境的一种突围方式。 2020 年以来,就不断有消息称SHEIN计划赴美上市,寻求估值或达900亿美元。然而,这一计划最终受挫。美国方面的监管环境趋紧,SHEIN供应链和劳工问题也争议不断,最终令其在纽约上市的计划受阻。虽然在此过程中,SHEIN实际控股股东已变更为新加坡公司ROADGET BUSINESS PTE.LTD,创始人许仰天也获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同时还有大量国际化高管也密集进入SHEIN,包括曾经在迪士尼负责供应链ESG合规的亚当·温斯顿(Adam Whinston)、软银前首席运营官马塞洛·克劳尔(Marcelo Claure)等,但这些举措仍未能帮助其完全扫清赴美上市障碍。 随后,SHEIN考虑将IPO从纽约转移到伦敦。2023年末,财联社曾报道,SHEIN与伦敦证券交易所就在英国上市的可能性进行了谈判。次年6月,有媒体曝出,SHEIN秘密向英国市场监管机构提交在伦敦上市的文件,有望成为2024年全球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然而,SHEIN在英国也面临企业社会和治理(ESG)标准的严格要求,工厂工作条件、薪资福利、供应链的透明度等问题受到密切关注。从SHEIN的发家史来看,SHEIN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广东服装产业带无数中小商家的支持,但在2024年,国内媒体曾报道称,22名跨境卖家通过集体诉讼的方式,与SHEIN对簿公堂,指控SHEIN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霸蛮行为。 在赴海外上市屡次受挫的情况下,SHEIN正考虑将新加坡总部迁回中国的消息传出后,也被解读成为其回港上市铺路。来自合新闻等国内媒体的消息显示,SHEIN就设立中国母公司的事宜咨询了律师。 业内分析认为,尽管SHEIN极力塑造其“全球化公司”的身份,但其根基一直在国内,其创始人为中国公民,且其庞大的供应链网络——约7000家第三方供应商也绝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近年来,中国监管层对于涉及大量国内业务和供应链的企业在境外上市实施了更严格的备案与审批制度,作为一家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体系的企业,其海外上市须得到中国监管部门的充分认可,否则,注定举步维艰。因此,若SHEIN逐渐将战略重心转向香港,并考虑迁回总部,或有增强与监管层的信任关系的考虑。 此外,选择赴港上市,对于SHEIN而言,或许也是当下更好的选择。香港资本市场在国际投资者与中国企业之间长期扮演着桥梁角色,香港证券市场对新兴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有着较为成熟的接纳机制,或能为SHEIN提供更合适的融资平台,回迁总部无疑也将为其香港IPO进一步打开空间。 不过,自SHEIN被曝出启动上市计划以来,在漫长的等待中,这家独角兽企业的估值距离其最初的发行目标已经大幅缩水。2022年年中,其估值曾接近千亿美元,但到了递交伦交所申请时,其估值已下降至600亿美元左右。加之2024年SHEIN被曝出利润跌至10亿美元水平,其估值也进一步下滑。 另外,此次赴港IPO能否成功也非常重要。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前两次海外上市计划已搁浅的情况下,如果SHEIN此次上市再失败,其后续上市之路将越发艰难。 B 迁回总部仍然面临种种挑战 对于SHEIN靠拢中国本土与香港市场以谋求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突破,市场上既有肯定的声音,也不乏疑虑者。不难看出,在迁回总部这个问题上,SHEIN仍然面临种种挑战。 一方面,SHEIN 若将总部迁回中国,虽然极有可能有助于其突破IPO困境,但也可能与其多年来试图建立的“全球化”企业的努力相冲突,同时也可能令市场对其战略方向的稳定性持怀疑态度。 过去,SHEIN曾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一家全球化企业,包括将总部搬到新加坡,并在新加坡积极投入社会福利事业,以强化当地认同。另外,SHEIN也积极在土耳其、拉美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建立本土化供应链,弱化其依赖于广东供应链的形象。 如果此次SHEIN将总部迁回,可能会让消费者和投资人认为此举与过去种种举措有所背离,或令外界认为其战略不够稳定,影响其品牌信任度。另外,在不同地区之间切换,试图迎合不同市场的监管和价值观,也可能被视为一种投机行为,损害企业的声誉。 其次,巨额利润和税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颇易引起争议。据合新闻等媒体消息显示,SHEIN母公司Roadget Business Pte在2021年至2023年的利润分别为1.97亿美元、6.33亿美元、12.98亿美元,在新加坡缴纳的所得税分别为0.23亿美元、0.63 亿美元、1.88 亿美元。Roadget Business Pte是一家新加坡公司,在2022年初SHEIN迁往新加坡时,成为后者的控股主体。此前曾有公开报道显示,SHEIN在2023年的利润超过20亿美元,这意味着集团过半利润都体现在新加坡总部。 如果按照上述税负比例推算,SHEIN母公司在2021—2024年这四年给新加坡的纳税额相当可观。若SHEIN此前未将总部迁出而是留在中国境内,按同类企业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它需向中国缴纳逾50亿元人民币的所得税。 如今若要将这家企业从新加坡迁出,SHEIN也面临新的难题。此前,为了欢迎SHEIN,新加坡也给出了不少优惠政策。例如,Roadget Business Pte以5%的超低税率享受新加坡的“发展及扩张激励计划”,并持续到 2026 年 4 月 30日。在获得新加坡给予的政策优惠支持之后,SHEIN若将总部迁走,是否会面临更大的信任危机?SHEIN能否成功地把总部迁回中国,如何平衡两方的市场与监管关系,对于SHEIN来说也是不小的考验。 对于上述问题,记者联系了SHEIN相关工作人员,但截至记者发稿,SHEIN未予回应,记者也将持续关注。 □ .刘.庆.华 .金.融.投.资.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