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率持续走高,业绩承压欲转型?长春高新子公司拟15亿元引进“尘螨药”
日前,长春高新(000661)控股子公司金赛药业与丹麦ALK公司达成合作,耗资或15亿元买“尘螨药”,而合作背后是公司去年以来持续承压的业绩。 耗资或15亿元买“尘螨药” 公告显示,长春高新控股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金赛药业”)与丹麦ALK-AbellóA/S公司(以下简称“ALK”)达成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产品合作,将在中国联合开发并商业化ALK的屋尘螨(HDM)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产品,并获得ALK自主开发的3款产品在中国大陆(以下简称“合作地域”)范围内的独家代理权益。 据介绍,本次双方合作产品为ALK自主开发的3款产品,包括2款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产品和1款用于螨变应原检测的皮肤点刺试剂盒。 包括屋尘螨变应原制剂(安脱达),一款在中国已上市销售的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剂盒(安刺),一款在中国已上市的用于螨变应原检测的皮肤点刺试剂盒。 还包括尘螨变应原舌下片(ACARIZAX?),为全球首款被批准用于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舌下免疫治疗片剂,已获得欧洲、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监管机构上市批准。目前已在中国大湾区和海南博鳌乐城医疗先行区应用,并同步正在中国开展III期桥接注册研究。 根据双方合作协议约定,合作权益期限至2039年12月31日止,金赛药业将支付首付款3,270万欧元(约2.73亿元),获得上述3款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商业化权益。 针对尘螨变应原舌下片(ACARIZAX?)成人、青少年及儿童适应症在中国区域内药品监管部门的临床试验监管审批进展,金赛药业将后续支付注册里程碑付款4,000万欧元(约3.34亿元);金赛药业将承担未来绝大部分的成人、青少年适应症III期桥接临床研究和注册费用,双方将各自承担儿童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和注册费用的50%。 未来,根据上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金赛或将后续支付销售里程碑10,500万欧元(约8.76亿元);金赛药业将承担上述产品的市场推广及销售相关成本,ALK将负责上述产品的生产与供应。 虽然公司称目前该协议中所约定的里程碑款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最终支付的里程碑付款金额尚存在不确定性。但从上述合作协议内容来看,预计整体交易规模或达1.78亿欧元,即近15亿元人民币。 据公告,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尘螨过敏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但该市场目前开发不足,渗透率仍显著偏低。据估计目前接受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患者不足100万人,存在大量未满足临床需求,其中儿童人群的疾病负担格外沉重。作为脱敏治疗的市场领导者,ALK是全球最大的脱敏治疗公司,全球市占率超45%。 对于金赛药业而言,这确实是一片等待开发的领域。 业绩持续承压,费用率走高 事实上,目前金赛药业可谓是长春高新的业绩支柱。 长春高新财报显示,金赛药业主要从事大分子、小分子创新药和基因工程生物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持续深耕儿童及女性健康领域,并积极布局内分泌代谢、免疫及呼吸、肿瘤等业务领域。目前重点产品包括生长激素系列产品、促卵泡激素系列?品、金蓓欣?(伏欣奇拜单抗)等。 今年上半年长春高新实现营业收入66.03亿元,其中金赛药业贡献收入54.69亿元,占比逾八成。 但曾经凭借生长激素独占市场多年的长春高新,如今正面临核心产品集采降价等多重压力。2024年,长春高新实现营业收入134.7亿元,同比下降7.55%;净利润25.83亿元,同比下滑43.01%。 长春高新在年报中提到,期内公司综合考虑长效生长激素美国申报项目最终确定的临床试验要求、对应的预期投入及时间进度等因素,决定终止该项目,对于已经资本化的1.33亿元开发支出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并于本期核销,相应减少公司年度营业利润1.33亿元。 今年上半年长春高新业绩颓势延续,期内实现营收66.03亿元,同比下滑0.54%;净利润为9.829亿元,同比下滑42.85%。 据国金证券发布的研报,金赛药业收入端基本稳定,转型期费用端承压。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7.3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20.21%;其中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30.22%。主要是子公司金赛药业加快推进新产品研发工作,持续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并持续优化提升人员效率,从而使得人员人工及研究开发投入增加所致。 中国银河也在研报中表示,费用率提升致公司利润短期承压。 实际上,从近五年来看,长春高新各项费用增加明显。其中,销售费用持续攀升,从2020年的25.8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4.39亿元,5年间增幅约72%。管理费用从2020年的4.79亿元增至2024年的12.02亿元,5年间大幅飙升约150%。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4.7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1.67亿元,5年间增幅高达356%。 而上述费用增速均超过了公司营收增速。数据显示,2020年长春高新营收为85.77亿元,2024年为134.7亿元,5年间增幅约57%。 在2024年年报发布后,曾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提问,对公司近年来销售成本高增长反而导致销售业绩回落意见非常大。而公司对此问题的回答总是含糊不清,并且对下一步销售成本的控制也无明确目标。 还有投资者对公司一年支出40多亿元的销售费用并未提升公司营收表示质疑,要求公司解释40多亿的销售费用大头到底用在了哪里?投资者建议,还不如把销售费用降下来专注研发。 由此来看,本次斥资15亿元的合作,在长春高新转型之路上至关重要。 .深.圳.商.报.·.读.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