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日新(301162):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
时间:2025年10月28日 18:30:37 中财网 |
|
原标题: 国能日新: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证券代码:301162 证券简称: 国能日新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14
| 投资者关系活动
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 | | | | 参与单位名称及
人员姓名 | 详见附件清单 | | 时间 | 2025年10月28日(星期二) | | 地点 | 电话会议形式 | | 上市公司接待
人员姓名 | 董事会秘书 赵楠女士
财务总监 啜美娜女士
证券事务代表池雨坤先生 | | 投资者关系活动
主要内容介绍 | 关于2025年前三季度报告情况综述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提升以功率预测产
品为核心的主营业务产品能力及服务水平,稳固领先市场地位。2025
年以来受益于新能源整体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及分布式“四可”管理要求
带来的新增市场机会等积极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景气度较
高。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9,962.32万元,同比增长
36.97%;实现归母净利润7,543.24万元,同比增长41.75%;归母扣非
净利润6,935.26万元,同比增长59.97%。2025年单三季度,公司实现
营业收入17,893.48亿元,同比增长27.12%;实现归母净利润2,945.92
万元,同比增长59.13%;归母扣非净利润2,586.80万元,同比增长
72.14%。
战略落地及经营管控层面,公司重点推进如下工作:第一、公司进
一步拓展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产品等传统业务发
展。伴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提升和分布式“四可”管理要求的进
一步落地,公司传统业务相关产品均得到了有效发展,功率预测服务电 | | | 站拓展情况符合公司预期,服务电站规模持续提升。第二,公司积极布
局创新产品。2025年暨“136号文”发布后,各省份电力现货市场落地
进度持续加速,公司在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电力交易等核心创新业务方
面加速布局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核心技术优势,探索并推出针对独立储
能电站的AI托管交易服务方案,满足新能源资产运营诉求。第三,降
本增效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报告期内,伴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进一步扩
大,公司通过优化业务流程等措施,使得费用增速得以控制、经营性净
现金流大幅跃升。第四,项目投资和股权投资:项目投资方面,伴随着
公司全资子公司日新鸿晟投资运营的新能源资产规模持续提升,2025
年前三季度同比扭亏为盈;股权投资方面,基于对新能源信息化行业未
来前景的信心,公司完成了对西藏东润数字能源有限公司25%股权的对
外投资工作。
资本运作方面,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雍正先生基于对行业及
公司中长期发展的信心,全额认购公司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事项,认购金额达3.78亿元,公司再融资项目已于2025年7月30日
完成发行工作。
投资者问答
1、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功率预测业务服务电站规模拓展及续费率
情况?
答:伴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提升、分布式电站“四可”管理相关要求
的发布,新能源功率预测业务市场需求明显提升。截至2025年三季度,
功率预测市场拓展情况整体符合公司预期,公司将积极把握四季度市场
机会,持续跟进客户需求变化情况,以期进一步扩大公司新能源电站客
户服务规模,公司具体服务电站客户数量将在2025年报披露时进行更
新。此外,截至2025年三季度,公司功率预测服务费的续费率始终维
持在95%以上,公司功率预测服务费规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2、请介绍2025年以来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相关政策发布情况及市场需 | | | 求变化情况。
答:分布式光伏逐年增长的并网规模,对于电网在潮流流向和电能质量
方面造成较大影响,根据2025年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分布式
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正式稿,明确提到分布式新能源未来“可
观、可测、可调、可控”的“四可”管理要求,未来实施需以各省份电网
正式发布的具体要求为准。截至目前,新建分布式工商业电站“四可”功
能配置要求已在全国各主要省份陆续发布,存量分布式电站“四可”功能
改造目前已有部分省份发布限期改造要求,其余省份后续仍需持续跟进
并以各省份发布的正式改造文件或通知为准。前述政策或通知的实施使
得公司功率预测业务服务电站中新增分布式光伏类客户,成为2025年
以来拉动公司服务电站规模快速增长的重要来源。
3、请介绍分布式功率预测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情况。
答:鉴于分布式客户较集中式客户而言呈现规模小、数量多、项目单价
较低且分布零散等突出特点。从市场情况来看,原先集中式新能源场站
功率预测行业内的大型综合类集团公司对于分布式功率预测市场的参
与意愿较低,目前针对分布式预测市场的参与者多为第三方专业功率预
测厂商及中小区域型公司。针对分布式功率预测的竞争格局情况,公司
将努力拓展市场以取得更高市场份额。
4、请简要说明公司目前在电力交易领域政策变化情况及公司部署情况。
答:政策方面,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
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
号)》及《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
[2025]394号)》明确提出:2026年底前,各省份需实现电力现货市场
全覆盖,新能源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全面由市
场形成。截至目前,山西、广东、甘肃、山东、蒙西、湖北和浙江的电
力现货市场已转入正式运行阶段。与此同时,安徽、陕西、河北南网、
辽宁、广西、贵州、云南、海南等省份均开展了不间断结算试运行。此 | | | 外,根据公司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28个省份出台了136号
细则的相关文件,电力市场化推进迎来了政策集中期。公司未来将密切
跟进各省份市场进展推进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等相关工作。
在此背景下,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重点在研发、产品和营销方面,
均对电力交易业务带来的市场机会进行战略性布局及资源投入。首先在
人员上,进一步增加相关研发人员、交易人员、产品人员的岗位配置,
持续引入高端人员加入;为加速产品推广效率,公司成立电力交易专职
营销团队,负责全国各主要区域内电力交易产品及服务的推广销售工
作。其次,在AI智能化交易带来的效率及策略提升方面,通过公司自
研的“旷冥”新能源大模型3.0版本为核心技术底座,完成了从气象预测
到新能源发电预测的无缝衔接,从源头入手为交易策略制定提供可靠依
据,进而构建“预测-决策-执行-优化”全电力交易流程的闭环能力;第三,
业务模式方面,积极在电站端和用户侧推广电力交易数据及策略等工具
类产品推广的同时,并结合新能源场站、独立储能电站等实际交易场景
推出电力交易托管运营服务。
5、请结合近期储能行业政策,介绍公司新推出的储能电站托管运营业
务的服务模式及亮点。
答:政策方面,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
专项行动方案》对储能行业发展路径做出明确规划,将从电源侧、电网
侧、多场景应用及“AI+”四大方向推动新型储能未来的规模化落地;此
外,《电力现货连续运行地区市场建设指引》的发布则鼓励新型储能通
过“报量报价”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并支持“电源+储能”联合入市。
公司认为随着电力现货市场机制在各省份的全面落地、容量电价补
偿政策逐步细化后,未来独立储能电站将逐步通过电力交易、辅助服务、
容量电价补偿、容量租赁等几大路径实现盈利,这将使得新型储能行业
在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同时,运营难度显著增强。为此,公司通过整
合新能源出力数据、区域负荷数据、气象数据及历史电价数据等多维度
数据构建电力市场预测体系,同时基于电价预测模型及配套充放电策略 | | | 进行的测算,帮助独立储能电站有效捕获峰谷电价、电价走势预判等核
心信息,进而提供独立储能电站核心运营策略。
综上,公司推出的“独立储能电站托管运营服务”一方面可代理客户
对独立储能进行全周期运营,在服务周期内收取运营服务费;另一方面
公司还将提供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系统及电站并网控制类产品等全套控
制解决方案获得产品销售收入。
6、公司 2025年前三季度业务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
答:根据公司内部数据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下降主要系产品收
入内部结构出现变化所致。受益于新能源功率预测市场景气度尤其是分
布式功率预测市场需求较为旺盛,使得功率预测设备收入占功率预测整
体收入的比例显著提升进而影响了该业务的综合毛利率。
7、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费用率均呈现下降态势,请简要说明原因。
答:公司的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90%、6.81%、
和13.62%,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84个百分点、1.92个百分点、和4.13
百分点。受益于公司主营业务的高景气度,2025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
务收入增长达36.97%,公司围绕“降本、提效、强体系”主线,以组织重
构与数字化深度融合为抓手,在服务规模扩张的同时大幅提升运营效
率,通过多重降本增效管理措施等方式提升综合人效、优化并拓展渠道
制销售合作等方式,较好控制了整体费用支出。此外,2025年作为公
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考核期的最后一年,股份支付费用规模
同比显著下降。综上,虽然从各项费用的绝对值变化情况来看,较去年
同期增长,但增速均低于营收增速。
8、公司 2025年前三季度人员增长情况及结构的变化情况?
答:受益于公司主营业务的高景气度及创新业务的快速布局,2025年
前三季度公司整体人员增长较为明显。人员增长主要集中于:一方面,
受益于2025年新能源行业“抢装潮”及分布式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等因素 | | | 影响,公司项目数量显著增加,因此带来工程运维实施人员需求提升。
另一方面,公司按照各产品线尤其是创新研发相关方向对应的市场需
求,在产品设计、研发及销售等领域持续招聘高端人才加入。 | | 附件清单(如有) | 线上投资者参会清单 | | 日期 | 2025年10月28日 |
中财网

|
|